正值早造水稻收获期配资炒股网站官网,在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蒲炉塘村,连片水稻穗粒饱满,随风轻摆。“生产托管后,我再不用天天泡田里忙农活了。”村民梁叔骑着电动车笑着说。记者了解到,自“百千万工程”实施以来,茂南区针对农村耕地碎片化、劳动力短缺等问题,创新实践“552”工作法,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,帮助农户节本增收,推动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。2025年,茂南区遴选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(下称“服务主体”)8家,已实施早造水稻托管服务面积2.9万亩。
五个统一:奏响规模经营“协奏曲”
“以前各家种各家的地,品种杂、管理乱,病虫害防治也不同步。”公馆镇蒲炉塘村“百千万工程”实践站有关负责人回忆道。如今,茂南区通过实现种植品种、肥水管理、病虫防控、技术指导、机械作业等“五个统一”,让分散的农田变成了标准化生产基地。
在品种选择上,服务主体提供适应当地高产、抗逆的优质水稻品种。茂名市茂南区众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(下称“众诚合作社”)整村引种“19香”水稻品种2500亩,密植水稻亩均增产40-60公斤,效益提升约120元/亩;茂南区鳌头镇稻稻村专业合作社推动连片种植加工型“珍桂矮”大米2000亩并保底回收,激发村民种植积极性。在水肥管理上,服务主体根据地力、品种、产量目标等优化肥水方案,集中采购农资降低成本10%左右,还提供“服务主体垫资+农户分期”模式减轻农户资金压力。
此外,服务主体提供统一的病虫防控、技术指导及机械作业服务。无人机飞防配合绿色农药,整村连片开展统防统治,提升防控效果。茂南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统筹服务主体农机作业情况,提供就近作业需求信息,统一调配农机作业。目前,茂南现有插秧机、收割机、拖拉机等主要农业机械3288台,具备水稻育种、机插、飞防、机收、烘干等全链条机械作业能力,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率83.74%。农技特派员则成了田间常客,今年上半年,全区累积举办培训40余场,惠及农民2500余人。
五个创新:激活农业发展“动力源”
茂南区推出“乡村振兴贷”专项信贷产品、全程托管综合服务、规模化经营模式、推广集成技术应用、构建服务管控机制等“五个创新”,进一步激发农业生产动力。
众诚合作社通过“乡村振兴贷”购进大型收割机、插秧机等,建设育秧大棚,大大提升了生产服务能力;全程托管服务订单成了农户的“定心丸”,按照综合服务费用650元/亩的价格,水稻保底产量在每亩850斤以上,保障农民的种粮收益;“小田变大田”的规模化经营模式,通过整村推进,连片生产带动土地资源重新整合,将分散的田块重新整合成标准化农田,破解耕地碎片化难题,提升规模经营效益;茂南大力推广“良种良法、统配统施、统防统治”集成技术应用,今年来重点开展水稻密植栽培技术实验,大大提升土地产出效率和种植收益。众诚合作社试种的“青香优19香”采用密植技术,每亩16000穴以上,比常规栽培亩产增产10%以上,同时结合合药肥统采、科学施配,综合节本15%以上。
同时,为保障服务质量与生产安全,茂南区系统推进监管体系建设,制定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专项管理制度,为生产托管保驾护航。服务农机加装GPS模块,实现作业轨迹实时动态监控;农机操作人员常态化参加省、市级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及专项培训,保证专项管理制度细化到每个环节。
两个聚焦:绘就共同富裕“新图景”
茂南农业生产托管不仅聚焦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,同时还聚焦在服务小农户两个方面。据介绍,2024年茂南农业生产托管面积7万亩,通过集约化生产、标准化作业,水稻单产提升40-60公斤/亩。1.8万户小农户从农业托管中受益,服务小农户比例达61.36%,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提供了有效衔接。
茂南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茂南将继续以小农户为基础、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、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,通过村社合作、整村推进的模式,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、农机作业、托管服务、技术推广、订单收购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,降低生产成本,提升生产效益,促进农民增收。
采写:南方农村报记者 钟敏婷
通讯员:邹玉芳 张庆芳
红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